共讀《教室里的正面管教》
4月18日下午,我校召開了教師讀書交流分享活動。 會上,18屆9班班主任楊君君老師,19屆1班班主任趙瑞娟老師作了精彩的發言。
《教室里的正面管教》是美國教育學博士、杰出的心理學家、教育家簡•尼爾森的著作,其英文直譯為《積極的紀律》。這本書深入淺出地介紹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、行為、認知、教育等方面的經典理論 。
楊君君老師發言的題目是《冰與火之歌》?!督淌依锏恼婀芙獭分鲝堅诎嗉w中建立一種“場”,讓班級成為一種“場域”。楊老師圍繞如何讓班集體成為有利學生發展的“場域”展開學習,進行思考。 《教室里的正面管教》提出了很多關鍵點。比如:每個孩子的行為只是冰山水面上的部分,需要理解“水面以下的冰山。”而根據美國心理治療大師薩提亞的“冰山理論”,教師的“自我”也是一座冰山,教師在探尋學生水下冰山的時候,也在探索著自我冰山的水下部分。而當學生的“冰山”遇上教師的“冰山”,又將如何彼此融通,擦除火花,讓集體的“場域”有溫度呢?《教室里的正面管教》就是要幫助教師與學生共同演奏這曲“冰與火之歌”。楊老師總結了以下三點,并結合案例談自己的教育及成果:一個孩子是一座冰山,需要理解冰山位于水下的部分;每個教師也是一座冰山,需要反思冰山位于水下的部分;在理解冰山的基礎上,做和善而堅定的教師,點燃師生良性互動的火焰 。
當我們教育態度改變時,也會慢慢反映在學生的身上,讓學生爆發出他們本應該擁有的優秀。改變并不容易,是一個需要意識培養、技能培養,并加以練習和大量時間成本的過程。通過閱讀、思考,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管理理念和方法,有契合之處,也有違背的地方。通過學習《教室里的正面管教》,思考總結自己走過的教育之路,是時候該彎下腰來,放下師道尊嚴,做一個傾聽者,做一個參與者,做一個能夠鼓勵學生的引導者。
趙瑞娟老師發言的題目是《破繭成蝶,向和善&堅定型班主任蛻變》,她跟大家交流由傳統的“獎勵&懲罰型”向“和善&堅定型”班主任蛻變的心路歷程。分享了三個方面的內容:
一.蠶蛻(教室里的“正面管教”? 愿景?正面管教與獎勵&懲罰型管理的不同 )
二.破繭(凡事努力理解冰山位于水下的部分。聚焦問題解決而不是問責。循循善誘,啟發學生主動思考。以“鼓勵”替代“獎勵&懲罰”。 每次一小步)
三.飛舞(活學活用“教室管理工具”、“班會技能”。通過班會,向大家推出了成為“和善&堅定型”班主任的想法,做法。教育效果顯著)
兩位班主任老師熱心于教育,專注于學生成長,讀書精益求精,讀思結合,學用結合。教師是火炬,讀書不僅能照亮自己,能照亮更多的學生,飄溢書香的校園是三帆師生共同的精神家園。趙瑞娟老師感言:
“教師成長的過程,就是探尋自己置身何處的過程。置身書海,堅持實踐,不斷破繭,希望早日實現如下愿景:
一絲不茍,做學生遨游知識海洋的領路人;一點靈犀,做學生生命感價值觀的喚醒人;一步一個腳印,做學生以夢為馬馳騁中華的筑夢人;一心同體,做學生全面發展的見證人!”
分享會尾聲,學生處主任李桂芬老師對本次閱讀分享活動進行了簡單的總結,高度贊揚了兩位老師閱讀、實踐、反思的成果,啟發大家繼續讀下去,走下去。